活动中,检察官以生动鲜活的案例为切入点,通过图文展示、视频讲解等形式,向在场青少年层层剖析毒品的严重危害与真实面目。同时,针对当前新型毒品特点,重点介绍了新型毒品的伪装形式与识别技巧,帮助青少年筑牢识毒思想防线。
这些“糖果”“邮票”“泡泡糖”“饮料”可能是毒品!
伪装性:摇头丸(彩色药片)、K粉(白色粉末)、含可待因“止咳水”(瓶装饮料)等常伪装成日常物品;
欺骗话术:“吸一次不会上瘾”→ 冰毒1克可致命! “能减肥提神”→实际导致精神分裂、心脏衰竭;
高危场所:酒吧、KTV等娱乐场所的“免费饮料”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