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检察文苑
党旗下话成长|敢为人先检察人
时间:2024-08-21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党旗下话成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华容县检察院有那么一群青年干警,在工作学习中,他们有哪些难忘而光荣的经历?在党旗下成长的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感受?华容检察开设“党旗下话成长”专栏,聆听动人故事,分享高光时刻,畅谈所思所想,激发工作学习动力,传递青年一代对党的忠诚与担当,激励更多的青年人投身到检察事业中来。


作者简介

罗杨,男,1984年5月出生,现任华容县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负责人。

如果要谈到检察院工作之后的体会,我的第一反应是我瘦了,头发变多了。当然,这是玩笑,也不是玩笑。相由心生,外在发生变化的同时,我的内心也被滋养。作为公益诉讼检察人,我的关键词是“敢为人先”。

敢为人先的检察人忠诚、担当

检察机关是政治性极强的业务机关,也是业务性极强的政治机关。检察人员必须坚定自觉地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开展工作,要筑牢政治忠诚,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贯彻到每一个案件当中,使人民群众感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东湖案的办理是检察机关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的具体体现;芥菜案中,检察人员闻令而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同时,规范行业发展,护航地方经济,收到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光荣院案件的办理不仅有利于弘扬和传承红色基因,也是检察机关破解基层治理老大难问题,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有益实践。这一个个普通又独特的案件,无一不是检察人忠诚与担当的写照。

敢为人先要有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执着于某件事,并努力将其做到极致。深刻体会到工匠精神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在省院八部核校材料,省院领导对典型案例材料从结构到篇幅,从案件细节到标点符号,从关键字到典型意义,逐字反复推敲,有着近乎严苛的把关,大家为了审稿在会议室从早九点讨论到夜里三点,不知疲倦;第二件事发生在去年湖南省检察公益故事汇比赛的头一天晚上,演出厅里十一点多依旧灯火通明,不少参赛选手在紧张排演。哪怕在我看来他们的视频制作精美、人画配合自然、动作台词已经纯熟到信手拈来,他们仍在想办法打磨,一遍遍走位、一遍遍演说,只为第二天呈现更完美的效果。这两个经历令我难以忘却,带给我极大触动。今年初我被抽调参与政法领域专项巡察,巡察中我体会到巡察工作与检察工作在监督方面存在共性,那就是要对被监督领域相当熟悉,才能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形形色色的违法、侵权行为,面对监督领域从4+5,增加到4+N,面对党和人民的新期待,如果缺乏工匠精神,不肯花时间学习、思考,仅仅就按办案,办简单案,办凑数案,不仅案件办理质效难以保证,恐怕连线索的发现都存在困难。

敢为人先既要有大情怀,也要有小心思

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设立目的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归根结底是保护人民利益。为保护长江岸线自然资源,办案人员手攀脚蹬,用脚步丈量大地,督促异地补植复绿六百余亩;为保护乡村学生饮用水安全,检察机关推动多部门联合整治,确保师生喝上放心水;为守护美好家园,办案人员深入乡间,走入地头,联系企业工厂,向违法说不。同时,检察工作也需要一些小心思。检察公益诉讼是一项创造性较强的业务,从案件线索搜集到调查取证,从初查报告撰写到跟进监督,从诉前磋商到提起诉讼,几乎都由检察机关独立完成。作为一名普通办案人员,看着手里的案子经历从0到1的过程,心中有种莫名的成就感。尤其是得知参与办理的案件获评优案的消息,简直就是情绪价值拉满的体验。有好多次,听领导同事如数家珍地介绍曾经办理过的案件时,我从他们眼里看到了光。我认为敢为人先的小心思是我们要把每个案件当作自己的孩子,认真负责地对待,因为案件就像一面能够自我映射的镜子,从案件里能看到办案人员的影子。

华检人有敢为人先的基础,华容县人民检察院是1992年获评的第一批“全国模范检察院”,我们现在还在这份荣光的照耀下,享受这份荣誉带来的红利,但人不能总躺在功劳簿上。作为年轻的检察干警,我们应牢记初心使命,以只争朝夕的姿态奋勇拼搏,传承华检模范精神,争做敢为人先的检察人。


本院概况
机构职能
领导介绍
检察长信箱
案件信息公开网
检察新媒体
华容检察微博
华容检察微博
华容检察微信
华容检察微信